不同地域莱氏野村菌的培养性状及对斜纹夜蛾的毒力
2013-06-25分类号:S476.1
【部门】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昆虫研究所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与材料系
【摘要】研究了来自山东、安徽、河南的3株莱氏野村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物学性状,并测定了它们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3株莱氏野村菌的菌落形态类似,但产孢量差异显著,其中以来自安徽的菌株Nr19的产孢量最高,为1.64×108个/cm2;3株莱氏野村菌对斜纹夜蛾幼虫都有明显的致病效果,致死率和僵虫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其中以Nr19菌株的综合致病效果最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97.62%和84.09%,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4.044 1 d。
【关键词】莱氏野村菌 斜纹夜蛾 生物学性状 毒力
【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0]2062号); 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理工2012008)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