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
2013-02-16分类号:S435.32
【部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四川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及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型为主,占测定菌株的62.5%,A1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8.8%和18.4%,A1交配型菌株集中在九龙县和普格县。192个菌株中共测定出5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最高,99.48%的供试菌株含有多个毒力基因。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发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包含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63...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敏感性 mtDNA单倍型 致病疫霉
【基金】四川省“十二五”育种公关项目(2011NZ0098-1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