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农门”与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反思
2013-11-10分类号:G719.2
【部门】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摘要】"跳农门"实质是农民阶层的向上流动。社会地位的制约性和社会心态的激励性促使着农民阶层"跳农门"。"跳农门"的方式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各有不同。在农民选择精英教育跳出"农门"困难重重之际,农村职业教育的平民性、灵活多变以及高收益,决定了其大有可为。因此,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明确"跳农门"的办学理念,把握"跳农门"的关键时期,拓宽"跳农门"的就业渠道,助力农村青年跳出"农门"。
【关键词】“跳农门” 社会流动 农村职业教育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社会结构规约下的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框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1YJA880087),主持人:沈亚强
【所属期刊栏目】职教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