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体表的钟形钟虫重描述及其系统发育地位分析
2013-07-15分类号:Q958.8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通过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法和硝酸银染色法对附生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上的一种钟形钟虫(Vorticella campanula)的形态学进行了重描述,并且补充了该虫未曾描述过的一些形态学特征,这些补充的特征为:伸缩泡一个,直径为7.5~8.7μm;胞质内分布着自由运动的黄色、绿色、褐色及黑色小颗粒;直径为9~15μm的圆形食物泡;茎宽为5.1~7.6μm;茎内肌丝宽为2.7~3.2μm,肌丝上密集分布着直径为0.5~0.7μm的黑色小颗粒;虫体表膜外侧明显横纹,内侧颗粒状;小膜3外侧2列动基较内侧动基长,小膜2的3列动基等长且终止于小膜1和小膜3的交汇处,小膜1内...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钟形钟虫 重描述 系统发育 SSU rRNA
【基金】上海市农委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D8003100208);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A2500110033);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项目(ZF1206)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