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修订对推进“一村一”计划的启示
2013-03-06分类号:G649.2
【部门】安徽电大黄山市分校远程教育应用研究所
【摘要】《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修订为中国教育部"一村一"计划的定性、定位、定向提供了依据,即可把该计划定性为,由全国电大系统承办、载于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面向农村的社区大学试点,或也可在将来称之为"国家开放大学的‘教改特区’";定位为"短线高等"教育;课程定向,则保留"普通"与"职业"的两个方向,但应以"普通"先行。上述新定位,与"一村一"办学中的创新经验相吻合:能满足社会与农民高等教育需求的中国社区教育已获得相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中国社区教育应该从农村起步。但"一村一"办学模式的创新必须遵从"国际可比性"的前提;必须与其历史进程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教学模式设计必须注入创新思维。
【关键词】国际 教育标准 分类法 修订 一村一名大学生 定位 创新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远程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