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到撤点并校——徘徊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

2013-10-10分类号:G521

【作者】杨东平  王帅  
【部门】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政策发端于90年代,在"普九"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成形,2001年成为国家政策在全国农村实施,2012年被叫停。这一以集中办学和建寄宿制学校为特点的政策,与80年代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的普及教育思路恰为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教育的天平由保障公平滑向了效率优先。"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农村教育应当汲取80年代教育改革的精髓,重申实事求是的价值,重视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回归平民教育和生活教育,重新启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  撤点并校  教育公平  教育效率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12YA880144)
【所属期刊栏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