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制度融资方式转轨的理论思辨
2013-02-05分类号:F842.6
【部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摘要】养老金制度向基金制模式转轨能否改善制度收益率?能否提升制度自身的可持续性?这两个关键问题厘清与否关乎养老金改革的成败。纳入运营风险、转轨成本与管理费用考量,基金制模式不具备收益率与可持续性的优越性。就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而言,面对规模巨大的"空账"与无法做实的"实账"的严峻现实,在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方针的基础上,实行"分阶段做实"更可取,现阶段建立缴费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不失为一项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改革。
【关键词】融资方式 现收现付 基金积累 可持续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9BZZ03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009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