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模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反思
2013-05-15分类号:G40-054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撤并小规模学校,兴办大规模学校成为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主导模式。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存在教育规模经济效应?如何理解地方政府的教育决策行为?如何运用规模经济理论指导布局调整决策?本文基于11个省调研数据,实证探究了学校规模经济效应并对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显著的教育规模经济效应,但从教育发展与学校多元价值视角看,我国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遵循公平优先的价值导向,实施"反规模经济效应"政策。对于小规模学校不仅不能随意撤并,更应当提高教育投入权重,以差异化投入补偿小规模学校的成本消耗。在战略定位、公用经费拨款和优质师资保障等方面为小规模学校构建"优先发展区"。
【关键词】义务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 规模经济效应 小规模学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迁研究”(项目编号:AHA09000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3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全球教育展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