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生产率异质条件下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的决定因素分析
2013-12-25分类号:F752
【部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各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差异是解释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新新贸易理论出发,在厂商生产率异质条件下构建了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决定的分析框架,提出决定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要素供给和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和市场进入成本越低,劳动要素供给越多,该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就越多;但是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对该地区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有双重性,取决于"生产率效应"和"挤出效应"的比较。本文还运用2001~2010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还是分东、中、西部的样本回归,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
【关键词】国际贸易利益 异质性厂商 生产率异质 新新贸易理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贸易利益测算体系构建与实际测算”(项目编号:10YJC790277); “扩大内需条件下提高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1JJD79003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0BJY07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