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2013-04-20分类号:F424;F273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数理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在Hsieh & Klenow(2009)提出的测算资源配置效率方法的基础上,突破了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制,提出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本文首先采用Levinsohn-Petrin(2003)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出行业的要素产出弹性,然后结合一个涉及异质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计算得到:若资本和劳动均为有效的配置,1998年我国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57.1%,而2007年将提高30.1%;此外,在这10年里,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0.1%,而劳动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7.3%。...
【关键词】资源配置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垄断竞争 规模报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162); 上海市曙光计划(08SG37); 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四期项目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