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与超额收益率研究进展
2013-09-16分类号:F830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技术分析能否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率是金融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早期理论界主要采用传统t检验方法,得出技术分析无效的结论;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布鲁克等人(Brock et al)基于传统t检验存在的计量误差,采取脱靴检验方法,认为技术分析能够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率,随后,有学者认为股票收益率呈现非线性相关的特征,采用前向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得到技术分析有效的结论;然而,数据窥查效应的剔除使得技术分析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减少,遗传规划模型的应用也使得技术分析有效的结论受到了较大的质疑。因此,目前对于技术分析是否有效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依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技术分析 收益率非线性 数据窥查 事后选择偏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0311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