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惯性结构性转变及其预期管理启示
2013-10-18分类号:F822.5;F224
【部门】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应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不可观测成分模型(MS-UC)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并对通货膨胀惯性是否发生结构变化进行识别与动因解释。研究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可以由一个具有吸收态的区制转换模型加以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率存在两次结构变化,这导致通货膨胀惯性大小呈现区制依赖的特征,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其主导力量要归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改进,而随机冲击因素对通货膨胀惯性影响正趋于弱化。这些结论对目前中央银行进行的预期管理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通货膨胀惯性 结构变化 预期管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JY1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2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10653);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FJ-NCET-SK02); 福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1FJPY04); 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项目(JA12029S)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