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水利社会”的形成——以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围垸为中心

2013-06-15分类号:F429;K248

【作者】鲁西奇  
【部门】厦门大学历史系  
【摘要】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民众在垸堤修筑、维护、管理等一系列水利活动中,逐步建立起以协作互助为基础的社会关联;垸庙的功能不断扩展,逐步超越了"镇遏洪水,保障堤垸"的范围,发展成为垸内民众的信仰和祭祀中心;清前中期,江汉平原诸州县渐次推行按田归垸、按垸纳粮的做法,垸遂逐渐演变为官府征科赋役的基本地域单元;在清后期的社会动乱中,各州县以垸为单位组织团练,给垸赋予了"准行政区域"的意义。在江汉平原以围垸为中心的水利社会之形成过程中,"协作防洪"是促使人们通力协作的根本原因;官府以垸取代乡里作为赋役征科的基本单元,是垸得以稳定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乡绅豪强及其对垸内"公共事务"的经营,则是垸田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得以...
【关键词】水利社会  围垸  江汉平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长江中游地区的环境;人群;聚落与地域社会”(11BZS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