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地福利化:实践机制、后果呈现及其优化路径——以沪郊埭村为个案的初步分析

2013-11-06分类号:F301.1

【作者】马流辉  
【部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在沪郊的农村,制度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稳定性非农就业的实现,使农地原初具有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承载功能逐步剥离,呈现出"去保障化"的趋势。但在现有的农地制度安排下,农户的承包权已经物权化,各级政府的惠农补贴和畸形农地流转市场形成的虚高地租,强化了农地的收益效应。在这一情势下,"去保障化"的农地转而成为满足农民"多多益善"心理的福利,农地福利化倾向凸显。本文以沪郊埭村为个案,对农地福利化的实践机制进行分析,并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社会经济后果,最后提出破解农地福利化困境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下一步的农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地福利化  农地流转  农地制度改革
【基金】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学子项目(12ZHFD07); 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122YG04);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CSH040)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