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非对称实证研究——基于2006年-2011年数据的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2013-01-15分类号:F426.22
【部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我国原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成品油价格的传导作用存在差异。2009年5月起我国实行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22+4%),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涨多跌少的局面。本文利用不对称误差修正模型,针对定价机制实施前后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进行分析。由于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鉴于此,采用2006年1月-2011年7月的月度数据,选取滞后期为一期(30天)的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波动系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虽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不对称性,但原油成本上涨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仍然强烈。实证结果对改革和完善当前...
【关键词】定价机制 不对称性 成品油 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石油企业行政垄断问题研究-动态分析与比较的视角”(编号:10CX05005B);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际油价风险预警及管理体系研究”(编号:10YJA63003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油价的石油产量;资源税费;环境成本联动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编号:ZR2012GM011); 山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油气资源枯竭区域产业集群成长动力机制与创新互动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编号:J12WG52)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