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模式
2013-10-15分类号:F301;F224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摘要】以河北曲周县342个农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从压力源-压力流-压力汇的角度构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设置和筛选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计算农村居民点的压力源、压力流和压力汇各指标值及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值,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了5种空间格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全县农村居民点压力适宜性弱的占全部村庄的45.61%,适宜性一般的村庄占32.74%,适宜性较强的村庄很少,占21.65%。本研究尝试将压力论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有益探索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 压力论 适宜性评价 空间格局优化 模式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土部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地整理;受损农田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BAD04B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