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与农户经营方式转变——以广东省为例
2013-04-25分类号:F301.3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国家政策倡导的模式——农户间农地流转模式,在实践中对农户经营方式变革及其现代农业发展的效应。由此进一步思考:农户作为家庭承包的主体,是否一定是农地转入与农业经营的唯一主体?进而推演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构建中主体选择及其多样化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农户间的土地流转,既没有带来经营规模的显著改善,亦没有有效缓解农地细碎化的问题;既没有显著改善农户的组织化,也没有大力促进农户的市场化经营水平和专业化经营程度。更为严重的是,却引发了农户种植行为的普遍"去粮化"。这表明:如果仅仅以国家政策倡导的农户间流转方式为重点,那么,未来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将是...
【关键词】农户 农地流转 经营方式 流转绩效
【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转型理论与创新逻辑”(编号:IRT1062); 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涉农企业的农地转入研究:契约安排与交易绩效”(编号:GD11CYJ14)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农户技术选择行为与推广体系研究”(编号:2012B0203150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农就业稳定性;制度嵌入与农地流转机制”(编号:12BJY088); 广东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涉农企业进入农地流转市场:契约安排与交易绩效”(编号:10JDXM79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