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资源开发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2013-01-15分类号:F301.24

【作者】韦仕川  吴次芳  杨杨  
【部门】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地资源的开发模式,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和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GIS技术,加权指数和法和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1)未利用地面积2676.25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33.94%;从未利用地的构成来看,盐碱地、沼泽地、滩涂所占比例接近90%,决定了该区域未利用地开发难度大,极易造成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2)未利用地适宜性等级与离海洋远近和地势高低呈现正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生态农业开发利用、农林牧综合开发利用、林牧草综合开发利用、林牧生态用地保护、牧草生态用地保护、入海口生态保护和滨海水产养殖开发利用7种未利用地开发模式,以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
【关键词】土地利用  适宜性评价  开发模式  黄河三角洲  GIS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053);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QD1120); 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QNJJ104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