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弃地”进城到“带地”进城:农民城镇化的思考

2013-11-20分类号:F299.2;F321.1

【作者】李飞  杜云素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长江大学法学系  
【摘要】中国农民城镇化不能回避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城镇化的实质是"弃地"城镇化。计划经济时期,农民进城后拥有城市全方位的福利保障,"弃地"城镇化有其合理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继续采用"弃地"城镇化模式,形成"半城镇化"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弃地"城镇化的合理性基础已经丧失,且不符合农民的实践理性。因此,有必要赋予农民明确的农村土地权利,让农民"带地"城镇化。从社会良陛运行的角度看,"带地"城镇化有利于提升进城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他们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关键词】农民  城镇化  农村土地制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部地区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编号:2012RW003);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落共同体的转型研究”(编号:13ZHFD04);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与村落熟人社会的变迁研究”(编号:201220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编号:13Q037); 长江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集中居住与村落共同体的变迁研究”(编号:2012csq004)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观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