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敏核不育性进行水稻轮回选择育种的初步研究
1996-04-15分类号:S511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武汉 430070 武汉 430070 武汉 430070 武汉 430070 武汉 430070
【摘要】以4个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12个粳稻和爪哇稻品种为父本,用4×12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建成轮回选择的基础群体S_(89)。1989~1992年夏季在武昌考察了S_(89)及第1、2、3轮改良群体S_(89)S_(91)及S_(92)。结果表明:各轮异交群体中88%以上的植株于武汉地区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稳定不育期内(即7月中旬至9月1日以前)抽穗。各轮异交群体内均出现不育、部分不育和可育株的育性分离。各轮异交群体中不育株的平均异交结实率为17.2%~5.9%。第1轮改良群体S_(90)的单株理论产量比基础群体S_(89)提高了0.8%。实验结果说明光敏核不育性用于水稻轮回选择是可行的。
【关键词】水稻 光敏感核不育性 轮回选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