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操纵、舞弊审计准则与审计报告谨慎性
2013-01-28分类号:F239.22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自2006年度起明确引导注册会计师高度关注收入确认中的舞弊风险(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研究发现:在相关准则生效前后,操控性收入均伴随着更高的财务舞弊概率,且准则生效前后这种关联性并无显著差异;而非标准审计报告与操控性收入的相关性在舞弊审计准则生效后显著提高。进一步测试显示谨慎度的提升主要针对调增性(而非调减性)的操控性收入,且传统的盈余管理指标(包括操控性应计额和非经常性损益)并不能解释审计师针对操控性收入的谨慎度提升。总体而言,本文证据表明,在舞弊审计准则中强调收入确认的特别风险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的执业谨慎度。
【关键词】操控性收入 舞弊 审计准则 非标准审计报告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NCET-11-0754);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校级2011协同创新项目“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审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