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大稳健”——时点识别与原因分析
2013-01-15分类号:F224;F124.8
【部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摘要】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中国是否有属于自己的"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增长时期?它起于何时?终于金融危机吗?后危机时代处于何种周期状态?本文利用条件马尔可夫模型首次对这些问题进行正式的经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以1995年第四季度为界,中国的经济周期从高波动与低波动交替出现的"活乱循环"时期,进入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大稳健"阶段。与美国因金融危机于2008年中断"大稳健"不同,中国的"大稳健"由于经济过热的累积在2006—2007年间中断,因金融危机负向冲击的叠加而重返,并迅速地于2010年第一季度进入"低波动、高增长"的最优状态,后危机时代元年并未出现过热或二次探底等过度波动情...
【关键词】经济周期 大稳健 条件马尔可夫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51027501000103);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0SFKC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 中山大学笹川基金博士生重要创新项目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季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