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社会性偷闲能“偷出”团队创造力吗?——一个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2013-08-15分类号:F272

【作者】潘安成  刘爽  
【部门】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在情理文化背景下,团队成员在"份内"任务上的偷懒行为,往往是抽出时间和精力在"份外"任务上与同事加强合作的社会性偷闲。本文认为,因舒缓情感和社会压力的社会性偷闲行为,能产生组织新知识。通过跟踪BOSS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研究发现:在成员合作的社会互动中,情感性关系引发的社会性偷闲不仅有利于团队创造力产生,而且有利于激发组织积极情感状态,并能促进和保持团队创造性活动;任务性关系引发的社会性偷闲有利于团队的临场发挥,激发情境化创造性行为;问题性导向引发的社会性偷闲有利于挖掘和开发团队的创造性智慧,利用团队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性偷闲行为能迸发出组织创造力。
【关键词】团队创造力  社会性偷闲  案例研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战略创业的知识演化动态转换研究”(71072109)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