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麦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
2012-05-10分类号:X712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的生物和化学预处理方法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为提高麦秆能源转化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恒温发酵装置,以经生物(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和化学(NaOH(添加量为60g/kg)和氨水(20mL/L))方法预处理过的麦秆和未处理麦秆(CK)为发酵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次厌氧发酵(35℃),分析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NaOH和氨水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甲烷含量和pH值变化的影响,并对其产气指标(干物质产气率、挥发性干物质(VS)产气率和甲烷平均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各预处理方法均可明显提高麦秆的日产气量...
【关键词】预处理 麦秆 厌氧消化 甲烷
【基金】陕西省“13115”重大专项(2010ZDKG-06); 农业部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2011-6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混合原料高产生物燃气技术集成示范”(2011BAD15B03)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