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与批量生产技术研究
2012-09-15分类号:S966.4
【部门】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济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山东浩洋生态科技公司
【摘要】根据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繁殖生产实践的探索,总结了一种从产前准备到催熟、催产、孵化和出苗五个生产阶段的苗种批量生产的方法。通过受精卵生物学实验、不同雌雄比生产性试验,提出雌雄分离单性催熟、混合催产素集中注射、同步催产、卵与亲鳅快速分离和发塘标志性形态特征判定等多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实现了苗种快速批量生产。三组不同雌雄比的生产试验表明:繁殖亲鳅300组,雌雄比为1∶0.85时,孵化率为70.31%,出苗量最高,出苗152.7万尾。该研究为加快大鳞副泥鳅产业发展,规范人工繁殖和苗种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人工繁育 批量生产 单性催熟
【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20080001);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9GG10009023); 2010年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