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流通观的理论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2013-09-23分类号:F091.91;F710
【部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摘要】马克思基于"生产一般"的抽象将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构造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一般"也是"流通一般"。同时,马克思在一个"复数的体系"中而不是"单数的体系"中考察"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与实现的来源。马克思流通观不仅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彰显其重要性,而且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也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理解并恰当把握马克思流通观的方法论前提与理论特征,不仅对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具有现实意义,对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当代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流通观 生产一般 理论特征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项目编号:NKZXA1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