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的逐级协商机制分析:以跨区域流域为例
2013-09-05分类号:F062.2
【部门】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应用生态环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我国构建流域生态补偿逐级协商机制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实施过程、补偿标准、运作框架、基本类型以及方法。以辽河为例,从纵向科层型协商机制、横向府际型协商机制和内部市场型协商机制三个维度建立了流域生态补偿的逐级协商机制,并提出了构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逐级协商机制的建议。本文认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是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其难点是生态补偿目标的实现,落脚点则是如何有效地构建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机制。
【关键词】生态补偿 流域 跨区域 逐级协商 机制设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跨区域水环境整治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辽河为例”(70973013); “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制度体系与管理模式研究:以溢油污染为例”(7127303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前沿问题研究”(11JHQ031); 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辽宁东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12C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我国海岸带溢油污染生态补偿与环境赔偿问题研究”(DUT12RW31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