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矢耳石形态发育和微结构特征
2012-09-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摘要】对人工培育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生长发育与矢耳石形态及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黄鱼矢耳石上的轮纹是每日形成的,第1日轮在孵化后第2天形成,与其初次摄食相对应。(2)大黄鱼卵黄囊期和前弯曲期仔鱼的耳石形态为圆形,进入弯曲期耳石长轴迅速伸长,在后弯曲期耳石形态变为椭圆形。进入稚鱼期,矢耳石开始形成次生核。随后次生核数量逐渐增加,在孵化后47~78 d的个体中,次生核数量稳定在5~7个,耳石近似盾形。(3)根据耳石日轮宽度推算的大黄鱼稚鱼在其仔鱼期生长率(b)与第1个次生核的形成时间(tsp1)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生长较快的个体形成次生核的时间较早,...
【关键词】大黄鱼 耳石 日轮 次生核 生长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1019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2011M1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