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传播中偶像塑造的道德缺失
2013-12-15分类号:D648;G206
【部门】江苏理工学院
【摘要】偶像作为传统社会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一直起着道德教化和精神引导的功能。然而,信息社会伴随媒介异军突起,成为塑造偶像话语权的主力军,在商业利益和工具理性的驱逐下,偶像物化甚至异化为完全是消费的商品符码,从世俗滑向低俗,面临着严重的道德缺失,表现在道德认知的错位,道德责任的缺失和道德理想的旁落。而媒介道德的"低落",不仅会失去媒介的公信力,更直接带来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滑坡"。
【关键词】媒介传播 偶像塑造 道德责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谐校园建构下的我国高校突发群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11YJCZH093); 江苏理工学院青年课题:民营企业慈善责任推进机制研究(kYY120582)
【所属期刊栏目】高等农业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