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

2012-03-18分类号:S718.5

【作者】蓝良就  黄炎和  李德成  林金石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要】对闽西退化红壤采取种植乔木(P2)、牧草(P3)、灌木(P4)3种治理措施,以及对侵蚀对照地(P1)、次生林对照地(P5)的灌木层种群数量、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治理措施不同程度提高了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黄栀子、梅叶冬青、木蜡树、马尾松等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B(sw)i)超过0.5;多数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小,其中60.38%的种群仅占据1个资源(B(sw)i=0),多数仅分布于次生林,表明侵蚀地与治理林地资源状态与次生林有较大差距,未能满足演替中后期植物生长的需要.种群Pianka生态位重叠值(NOik)与种对的生态位宽度、占据的资源位及相遇几率、重要值及其分布格局...
【关键词】退化红壤  生态恢复  生态位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DC6B006)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