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比较
2012-02-15分类号:S718.5
【部门】贵州大学造林生态研究所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摘要】通过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代)、不同发育阶段(8、9、15、18、20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连栽后,1、2代林下灌木层植被物种丰富度在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在幼龄期和中龄前期2代较1代略高,中龄后期2代较1代低;同代林分物种丰富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1代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2代随林龄增加有所下降。草本层植被物种丰富度在幼龄期和中龄期,2代均高于1代;同代林分物种丰富度变化趋于一致:均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至中龄前期达到物种较丰富期,到中龄后期趋于下降。对多样性的影响,连栽后,灌木层和草本层辛普森多样性指...
【关键词】马尾松 连栽 林下植被 多样性指数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马尾松大径材与高产脂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BAD24B0301);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课题“马尾松工业用材林良种选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试与示范”(编号:2007GB2F200286);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1;2代马尾松人工林稳定性及地力维护研究”(黔科合J字[2009]2084号)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