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适宜性精细评价及种植合理性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
2012-02-20分类号:S565.1
【部门】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该文建立了一套涵盖自然和经济影响因子的大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东北为例进行了适宜性的研究;指标体系中不但考虑了温度、降水和日照气候3个要素在不同生长期对于大豆种植适宜性的影响,还应用了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及农民意愿等社会经济因子评价大豆生长适宜性。在获取东北三省大豆适宜性等级图的基础上,将其与东北三省实际大豆种植区域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适宜性属于中上水平,适宜区、中间等级区及非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9.09万km2,11.45万kkm2和7.99万km2,约占东北全境面积的11.5%,14.49%和10.11%;(2)松嫩平原是最适合于大豆生长的区域,而三江平原由于日照等因...
【关键词】种植适宜性 大豆 精细评价 指标体系 对比分析 东北三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001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101);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2010CB951501-2);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2010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0-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