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后适应能力研究——以水稻为例
2012-04-15分类号:S511;S42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研究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基于1985-2008年中国水稻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灾后适应能力的机制及绩效。结论表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在极端气候事件灾后,并没有将农业产业结构向养殖业调整,相反,种植业在政府扶持与创新激励下反而恢复生产甚至进一步扩张。特别对于西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较强的灾后适应能力,往往是农业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作用结果,同样由于此原因,华东地区在水灾之后却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现象。现阶段,灾后适应能力较多的表现为微观层面的农户响应行为,此种民间调控机制必然有其局限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构建、标准化农田建设、良种补...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稻 自然灾害 适应能力 粮食安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气候变化对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农业应对策略”(编号:KYT201005); 南京农业大学自主创新重点研究项目“农业产业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编号:KYZ2009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畜禽养殖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编号:10YJC79040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畜禽低碳养殖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产地转移的视角”(编号:20100097120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畜禽养殖半点源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研究”(编号:Y020110026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