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
2012-09-15分类号:S511.22
【部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
【摘要】本试验以东农425和东农427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内以土壤水势为灌水衡量指标,研究了五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处理的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积累量、变化幅度基本趋势为:旱作>重干湿交替灌溉>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常规灌溉,重干湿交替灌溉和旱作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与植株抗旱性及产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脯氨酸含量相关性显著;重干湿交替灌溉和旱作处理的叶绿素(Chl)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灌溉及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叶片叶...
【关键词】寒地粳稻 灌溉方式 脯氨酸 丙二醛 叶绿素
【基金】黑龙江省“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节水栽培技术研究”(编号:GA10B102-5)“;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与扩繁”(编号:2011BAD35B02-01);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东北平原北部(黑龙江)春玉米水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编号:2011BAD16B11)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