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香栽培对香稻香气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
2012-03-16分类号:S511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对香稻香气含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美香占2号、中香1号、饶平香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香稻增香栽培技术与香稻常规栽培技术(对照)2个处理,测定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生物学指标、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糙米和精米的香气含量,齐穗后剑叶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群体光...
【关键词】香稻 增香栽培 香气 产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22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1002C0802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1064201000017);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06A20303001);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项目(4100F100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