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云南段)典型露天矿区开采条件生态适宜性评价
2012-04-15分类号:X826;TD804
【部门】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摘要】露天采矿产生的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生态负效应强度受矿山所处的地理环境控制。金沙江流域露天矿区众多,地形复杂,采矿后产生的生态负效应易受脆弱的地理环境放大,因此对流域内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条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S、GIS等空间技术,在ArcGIS环境下建立了金沙江流域(云南段)露天矿区的空间数据库,以其中的10个典型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了这些露天矿区的地理环境后,选取了地貌、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及流域位置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典型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条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涉及专家打分、灰色关联法等。研究得出流域内10个典型露天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 露天矿区 空间技术 生态适宜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沙江流域(云南段)不同地理环境下露天采矿生态负效应差异性研究(40901294)”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