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山区土壤养分及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2012-12-15分类号:S158
【部门】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对喀斯特山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花椒林、火龙果林、退耕草丛和旱地)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最高,其中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44.80 g.kg-1、477.86 mg.kg-1、102.87 mg.kg-1、17.54 mg.kg-1、7.72 g.kg-1和166.43 mg.kg-1,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总体按花椒林、火龙果林、退耕草丛和旱地依次下降。除旱地与经自然恢复15 a的退耕草丛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较为接近,大多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外,其他土地...
【关键词】土壤 有机碳活性组分 养分 土地利用方式 喀斯特山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60);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项目(黔科合人字[2009]21号);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项目(TZJF-2008-40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1]2046号)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