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数据方法的滦河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2011-11-16分类号:TV213.4;X171.4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河北省承德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摘要】为探讨在京津上游水源区实施有效生态补偿机制,减少上下游水资源矛盾,以潘家口水库水源区隆化县、平泉县为例,利用最小数据法推导了在不同补偿标准下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比例,明确了水资源供给量与补偿标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补偿可以促使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发生变化,减少上游用水,有助于为下游提供更多的水资源,缓解上下游用水矛盾实现上下游协调发展;按潮河流域退稻还旱的补偿标准对隆化县水稻种植农户提供补偿,有74.12%的稻田农民愿改种玉米,能提供水资源服务量是1.41亿m3;根据水资源供给量目标不同,可以确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可根据下游用水需求建立差别化、动态化补偿标准。
【关键词】生态补偿 最小数据法 滦河流域 退稻还旱
【基金】水利部公益项目:“冀北山区生态输水小流域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编号:20090105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田水土保持工程与耕作关键技术”(编号:2011BAD31B01)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