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2012-05-23分类号:P642.23
【部门】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三江并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这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训练数据的情况,可以快速对一个区域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估。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选择了能够反映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灾害主控因素的8个影响因子:地形坡度、坡向、植被、地层岩性、断裂带密度、河流切割密度、降雨量和道路网密度。聚类分析算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域划分为四个子类,分别对应极低、低、中等和高危险区,其评价结果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分布的点密度值相吻合。从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发现,即使在极低危险区域附...
【关键词】三江并流区 危险性评价 泥石流 聚类分析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山地灾害考察”(编号:2008FY110300-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岷江上游山区聚落易损性及其灾变阈值”(编号:41101164);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基于RS;DEM的震后泥石流沟危险度评估研究”(编号:2010SZ0308)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