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藻受精卵的早期发生与幼孢子体发育观察
2012-11-15分类号:S917.3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室内培养,观察了铜藻受精卵的发生与幼孢子体发育,研究了幼孢子体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全人工育苗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铜藻雌性生殖托的基部和中部首先集中排卵,卵子粘附于生殖托表面完成受精和早期发生。刚释放的卵子具有8个核,受精后,8个核迅速融合成1个大核,开始细胞分裂。前二次的细胞分裂均为横裂,在萌发体的一端产生一个很小的"假根原细胞",后者最终发育成假根,萌发体的其它细胞发育成苗体。受精后约48 h,受精卵发育成具有假根芽的幼孢子体,开始脱落附着;培养15 d,发育成具有2个叶片、体长超过3 mm的幼孢子体。在幼苗的早期培育阶段,较高的温度和长光照时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增加,适宜培养条件为...
【关键词】铜藻 受精卵 幼孢子体 发育 人工培养
【基金】国家海洋局公益专项(201105008,201105023);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2208); 农业部公益性专项(200903030);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1GB2C000005); 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391901100)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