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榧树地理分布格局及潜在分布区
2012-02-15分类号:S791.53
【部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基于文献资料、标本资料和实地考察,收集巴山榧树县级分布点57个,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位模型(GARP)预测巴山榧树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分析其地理分布及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汇流累积量、年均气温、雨日频率和水汽压对巴山榧树分布的影响较小,而太阳辐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和霜日频率对其分布影响显著;巴山榧树间断分布于海拔800~2700m的亚热带山区,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及沟谷地带;预测我国中部地区为巴山榧树良好生长区;目前巴山榧树的实际分布远小于其适生区;巴山榧树虽然仍有不少种群,但各种群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小、人类破坏极为严重,应加强保护和繁育。
【关键词】巴山榧树 GARP 潜在分布区预测 地理分布 保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16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81110064);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091314)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