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剂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2012-09-16分类号:S664.3
【部门】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保鲜剂在银杏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试材,分别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G型二氧化氯片剂、FK葡萄保鲜片剂以及噻苯咪唑悬浮剂处理银杏果,研究其在4℃冷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相关营养和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采用噻苯咪唑悬浮剂浸泡处理银杏果,可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银杏果呼吸强度及MDA含量的升高,保持较低的细胞膜透性;贮藏末期,经噻苯咪唑处理的银杏果POD活性和CAT活性较高,分别为1970.3 U.g-1,826.2 U.g-1;噻苯咪唑处理可延缓银杏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生成,保持淀粉含量在较高的水平,贮藏末期淀粉含量为21.39%;噻苯咪唑溶液浸泡也...
【关键词】银杏果 保鲜剂 生理生化 贮藏品质 营养品质 二氯异氰尿酸钠 二氧化氯 噻苯咪唑 葡萄保鲜片
【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农业)项目(BE2011381);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0401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科研计划(苏教科[2009]10号)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