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滴灌棉田灌水量与灌溉周期关系
2012-04-15分类号:S562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由于其节水增产的优势,近年来,膜下滴灌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农田得到了迅速推广。由于轮灌仍是目前农田用水分配的主要方式,并且还需要考虑滴灌产生的土壤盐分积累问题,因此,对滴灌灌水量(Q)、灌水周期(T)以及相应的深层下渗(L)关系研究,不仅是农田用水分配的要求,也是盐分控制的需要。本文利用田间试验数据校验HYDRUS-2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结合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分析不确定蒸散下的Q-T-L关系,结果显示:①总体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可支持的灌溉周期增加,同时深层下渗增加,Q-T-L关系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②其中存在3个关键Q-T阈值点:深层下渗出现点(Q为35mm,T为5d)、灌溉周...
【关键词】滴灌 灌溉量 灌溉周期 棉花 HYDRUS-2D模型
【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XC2-YW-BR-1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资助项目(编号:XBBS2009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0CB951002,2009CB825101)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