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2012-12-28分类号:S531
【部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摘要】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关键词】甘薯 川薯217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二五”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计划项目(2012QNJJ-00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