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设置与启示
2012-12-25分类号:G529
【部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摘要】清末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孝经》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列入中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体现出时人对儒家经典价值的认同和自觉传承。细读该章程文本不难发现,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实施中,注重"博""约"相济,避免"泛滥无实";系统设置,少读浅解,循序而渐进;善于诱导,晓之以义,慎之以罚;区分天资秉性而因材施教,明确反对"强责背诵";兼顾"中学"和"西学",实现"无一荒经之人";将修身诸科目与"读经讲经"相融通,发挥育人的综合效能。这对当代切实重视经典价值的传承,优化经典教育内容的设置,破解经典教育面临的难题,增强经典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都会有所启示。
【关键词】《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 读经讲经 儒家经典 经典教育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儒学经典价值与中小学经典教育可行性研究”(课题批准号:AFA10147)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