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杂交稻稻米胶稠度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
2012-11-18分类号:S511.21
【部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省宁德市种子管理站
【摘要】利用禾谷类作物数量性状遗传模型,以6个籼型不同胞质类型的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早籼杂交稻稻米胶稠度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稻米胶稠度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遗传效应控制,恢复系明恢82和明恢89可以极显著或显著地提高杂种胶稠度.杂交早稻组合F2稻米胶稠度的总平均优势和总超亲优势,均受到种子直接基因效应和母体植株基因效应的控制.
【关键词】杂交早稻 胶稠度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基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项目(sbmx1207);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项目(CXTD2011-13); 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201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J01106)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