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稻、栽培稻及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2012-06-15分类号:S511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用30对SSR引物比较来自不同省区的12份杂草稻、34份栽培稻及36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121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在2~6之间,平均为4.033个。杂草稻、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8 2、0.351 5和0.489 9,每个位点在杂草稻、栽培稻、野生稻中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2.10、2.27、3.5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大。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距离(0.049 4)明显小于其与普通野生稻间的遗传距离(0.583 8),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即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栽培稻的返祖退化。
【关键词】杂草稻 栽培稻 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SSR
【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12-020B)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