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
2012-02-15分类号:S51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摘要】结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构建了水稻产量差定量化研究模型,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稻、晚稻的潜在产量、高产试验产量、品种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其中大田平均产量与品种区试产量间的产量差(GV)分别为2 024、1 455和1 835kg/hm2;与高产试验产量间的产量差(GE)分别为3 864、5 196和4 601kg/hm2;与潜在产量间的产量差(GM)为9 990、15 135和13 246kg/hm2,区内水稻产量提升空间较大。早稻、中稻、晚稻不同层次产量差在各省份间的分布差异很大;同一省内,同一层次产量差在不同季节...
【关键词】水稻 长江中下游地区 AEZ 产量差 分布特点
【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8);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103001,2009030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