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生态稻作模式及其效应的比较分析

2012-01-01分类号:S511

【作者】谭淑豪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农业生产对长江三角洲农业环境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水稻种植是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以江苏省为例,在田间试验、农户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省主要生态稻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及其环境和经济效应。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江苏省生态稻作主要有稻鸭共作型(丹阳)、环境友好型(吴江)和沼气复合型(淮阴)三种典型模式;(2)这三种稻作模式在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当地常规的集约化稻作模式。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区生态稻作模式的发展,以有效的方式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文章就配套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生态稻作  效应分析  农业环境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12,2006BAD02A15)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