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耕作历史和种植制度对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2012-02-15分类号:S153.6

【作者】张俊华  李国栋  南忠仁  肖洪浪  赵丽萍  
【部门】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广东商学院  
【摘要】耕作历史和种植方式是影响黑河绿洲农田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成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耕作时间的延长,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AOC)、惰性有机碳(NOC)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AOC、NOC的增幅存在差异,AOC因性质活泼,对农业活动等措施引起的变化较NOC有较快响应,因此,在耕作的初期(0~5 a),AOC的增幅高于NOC,而20 a的耕地NOC增幅大于AOC,之后达到AOC与NOC的增幅接近(>100 a)的动态发展趋势,表明总有机碳含量积累的过程是AOC与NOC增幅逐渐接近、NOC积累增速的过程。>100 a的耕地,因种植方式不同,剖面上TOC、AOC、NOC含量呈现出:油...
【关键词】耕作历史  种植制度  土壤有机碳  黑河绿洲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88); 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09);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LYM10080)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